在经过一段漫长的赛季波折之后,多伦多猛龙队的管理层果断地以年轻的核心球员巴恩斯作为基石进行了重组。他们迅速通过交易引进了像奎克利和巴雷特这样的年轻核心球员,再加上原本就在队伍中的中锋珀尔特尔,猛龙队成功地构建了一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阵容。
然而,这支球队似乎还需要一个特殊的X因子来完善他们的阵容。这个X因子就是格雷格-迪克。
巴恩斯作为球队的核心,他的全能性和出色的身材体能使得他能够在场上独当一面。当他拉开空间,一对一面对防守时,他能够用他壮硕的身躯压制对手。然而,当对手采用像防堵字母哥那样的人墙战术来限制巴恩斯的突破时,就需要外线有队友能够为他拉开空间。这时,迪克就成为了这个关键的人选。
回顾迪克在猛龙队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刚进入联盟的适应阶段,迪克还在努力适应NBA的节奏和强度,投篮命中率并不高。然而,猛龙教练团队发现了他在对抗性上的短板,并为他制定了专属的增重训练计划。
进入第二个阶段,迪克开始将身体强度和进攻效率提升到NBA水平。他展现出了出色的外围投射能力,对于空切的时机拿捏得当,再加上攻筐终结的协调性,让对手在忌惮他三分投射的同时,还得防范他冲击禁区的威胁。
到了上赛季的尾声,迪克的场均出场时间增加到30分钟,他的任务量也在增加,导致他的效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整个新秀赛季下来,迪克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他的技能包非常适合当下联盟的球风,而且他也展现出了不错的比赛大局观。
迪克最大的卖点在于他的三分投射能力。他有着203的身高和极高的出手点,加上几乎不用沉球的出手特性,让他在接球投篮上只要能够跑出空挡位置就极难被干扰。他的接球三分效率达到了39.3%,特别是在两侧底线的三分投射上,更是交出了51.1%和42.6%的极高水平。这些都证明了他的投篮足够可靠,也很适合作为巴恩斯、巴雷特等人在单打时的弱侧埋伏。
除了出色的投射能力,迪克还具备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赛大局观。虽然他的球风和体能局限性注定他不可能成为第一核心,但他能够在看到正确机会出现时做出正确判断。他的无球掩护经常能造成对手防守的沟通失误,这时他就会精确传球找到队友。他的协调性和终结手感也非常不错,禁区内的终结效率达到相当出色的60%。
在猛龙主帅拉贾科维奇强调的无球掩护跑动动态进攻体系下,迪克成为了能够担当接球投射威胁的重要球员。配合珀尔特尔和奥利尼克的策应,以及巴恩斯和奎克利的控场能力,逐渐适应联盟强度的迪克依靠他的投射技巧,完全有可能成为猛龙未来重建计划中的关键因素。他的存在将为球队带来更多的战术选择和进攻威胁,对球队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