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降薪至500万,前国脚不满:球员非高薪不配。

2025-04-03 17:47:00

不知从何时起,每当提及足球,公众的语气中多了一丝嘲讽。曾经的球迷,那些曾经一场比赛不落的拥趸,如今一提到足球便心生厌烦。足球运动在大众眼中的形象,以及足球运动员的素质、拼搏精神等,都成为了被诟病的对象。

这一转变并非无因。高薪资曾是国足的标签,直到限薪政策出台后才有所缓解。然而,最近前国脚徐亮在抖音上的发声,却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徐亮,曾是我国足球国家队的一员,从左后卫到后腰的转型都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因在比赛中屡屡打进任意球,被戏称为“徐克汉姆”,因其主罚定位球的方式与贝克汉姆颇为相似。退役后,徐亮成为网红,常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见解。

4月1日,徐亮发布的一条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继续降低球员薪资至日韩球员的水平是“中国式管理”,并不明智。他指出,中超球员的薪水已降至日韩球员的三分之一,再降恐无人踢球。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同徐亮的说法,认为球员的辛苦和付出应得到回报。他们指出,球员常年与家人分离,大多数时间都在训练和比赛中度过,理应得到高薪。

然而,也有许多网友持反对意见。他们提到过去国足球员的薪资高但成绩平平,认为球员们“光吃饭不干活”。此外,对于球员的身材和训练态度也表示质疑,认为许多球员的身材并不符合专业运动员的标准。

不仅如此,国足的实力也一直备受质疑。不论更换多少外教,成绩始终难以令人满意。最近的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队在主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以0比2失利,出线形势愈发严峻。

尽管如此,足球产业依旧是吸金大户。高昂的比赛票价和球员的丰厚薪资都让足球产业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足球的改革也在进行中,最高工资制定标准仍在完善中,期望能够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足球发展道路。

结语:对于国足是否应该拿高薪的问题,公众的意见并不统一。部分人认为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应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不管怎样,都应该看到足球运动的本质不仅关乎比赛胜负和金钱利益,更关乎运动员的付出和努力。希望未来国足能够真正走出低谷,为国家争光。

参考消息来源:人民政协网(关于限薪令的报道)、抖音账号徐亮(关于徐亮发声的视频)。